8
根据防护的介质选用适用的防护用和供气装置。 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手足大小选用适合的防护靴和防护手套,并安装在防护服上夹紧密封。 检查各部连接是否正确,密封是否可靠,服料和睦镜片是否老化、变色或破损。 检查供气装置是否正常,并按其配用的供气装置的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条款进行检查。防护服是新型人体防护器材,它具有重量轻、着装方便、吸自如、转动灵活、安全可靠、适应性强、抗腐蚀等特点。
色差防护服的领与前身、袖与前身、袋与前身、左右前身不应小于4级,其它表面部位不应小于4级。5.6 接缝断裂强力防护服外层接缝断裂强力不应小于650N。5.7 反光标志带5.7.1 逆反射系数逆反射系数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逆反射系数 单位为cd/(lx·m2) 耐热性能在温度为260℃±5℃条件下。试验5min后,反光材料表面应无炭化、脱落现象。其逆反射系数不应小于表2规定值的70%。
防酸碱防护服的结构应考虑与其他防护装备的搭配使用,如上衣袖子与防护手套、裤子与防护鞋(靴)之间等的结合部位应严密、合理、防止酸碱侵入。另,防酸碱防护服上应无可积存酸碱的明衣袋等结构,但可以有内衣袋。附件应便于连接和脱开,材质应耐腐蚀。 防酸碱防护服缝制工艺要求
1.各部位缝合平服,线路顺直、整齐、牢固,针迹均匀,上下线松紧适宜,起针处及袋口应回针缉牢。
2.缝线采用胶条密封,防止酸碱透过孔隙、接缝、针孔或瑕疵穿透服装已达到与面料相当的防护效果。
1.各部位缝合平服,线路顺直、整齐、牢固,针迹均匀,上下线松紧适宜,起针处及袋口应回针缉牢。
2.缝线采用胶条密封,防止酸碱透过孔隙、接缝、针孔或瑕疵穿透服装已达到与面料相当的防护效果。
3.弹性腰围,保证衣服合身。
4.拉链部分带自粘双层门禁,提供高水平液体防护性能。
5.弹性面部开口及颈部自粘门禁,可与面罩**配合。
6.袖口,裤口采用弹性收口,保证关键部位的服帖与密封。
7.不得有跳线。